墨芳诗词网
览尽千年歌赋,品味传统文化
您好,欢迎光临! 请
登录
注册
墨芳书院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汉字
诗词
人物
图书
字典
搜 索
首页
国学
诗词
书法
人物
书院
故事
辞典
星座
解梦
姓名
工具
首页
图书
仪礼
仪礼
作者:
不详
章节:
17
0.0 (0人参与评分)
立即阅读
收藏图书
书籍简介
章节目录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这里,仅就有关《仪礼》一书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仪礼》的篇数与作者今《十三经注疏》本《仪礼》,共十七篇,目次如下:
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礼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这个次序,为汉刘向《别录》所列。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孔壁中发现《古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汉初经生所传十七篇《仪礼》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礼文久佚,学者称之为《逸礼》。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十七篇《仪礼》是不是一个残本。一种观点据此认为,十七篇《仪礼》是一部残缺不完之书。另一种观点正与此相反,认为十七篇《仪礼》并非一不完全的残本,而是一部完备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礼经通论》对此有很详细的论证。《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观今本《仪礼》十七篇,《昏义》所说作为“礼之大体”的上述八项内容,皆完整无缺。另外,《礼记》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释《仪礼》的。
《礼记》有《冠义》释《士冠礼》;有《昏义》释《士昏礼》;有《问丧》释《士丧礼》;有《祭义》、《祭统》释《郊特牲》、《少牢馈食礼》、《有司彻》;有《乡饮酒义》释《乡饮酒礼》;有《射义》释《乡射礼》、《大射礼》;有《燕义》释《燕礼》;有《聘义》释《聘礼》;有《朝事》(《大戴礼记》)释《觐礼》;有《丧服四制》释《丧服》,都不出《仪礼》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见,今本《仪礼》,应该说是一部体系和内容完备的著作。邵懿辰认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古来之礼,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汉书。艺文》
士冠礼第一
士昏礼第二
士相见礼第三
乡饮酒礼第四
乡射礼第五
燕礼第六
大射仪第七
聘礼第八
公食大夫礼第九
觐礼第十
丧服第十一
士丧礼第十二
既夕礼第十三
士虞礼第十四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有司第十七
国学经典
儒家
道家
兵家
法家
《论语》
战国初期 孔子弟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
《诗经》
《尚书》
《仪礼》
《周易》
《孝经》
《周礼》
《礼记》
《春秋公羊传》
《春秋榖梁传》
《尔雅》
《孟子》
《道德经》
春秋时期 老子
以“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
《六韬》
《庄子》
《黄帝内经》
《文子》
《列子》
《管子》
《鹖冠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关尹子》
《素书》
《慎子》
《孙子兵法》
春秋时期 孙武
我国最早对战争、军队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的兵书....
《吴子》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握奇经》
《百战奇略》
《将苑》
《商君书》
战国时期 商鞅
主要记载了商鞅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申子》
《韩非子》
《新书》
国学启蒙
[启蒙篇]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训诫篇]
弟子规
论语
朱子家训
[诗歌篇]
唐诗三百首
[典故篇]
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
龙文鞭影
古典小说
[佳缘]
好逑传
狐狸缘全传
蝴蝶媒
[侠义]
三侠五义
双龙传
仙侠五花剑
[志怪]
聊斋志异
封神演义
山海经
[演义]
三国演义
狄青演义
隋唐演义
[公案]
龙图公案
罗锅轶事
万花楼
[笔记]
广异记
九州春秋
大唐新语